摘要一览
研究思路
研究结果
表1、利用nDNA和mtDNA对狮子历史群体与现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。N =样本量,HE =预期杂合性,A =等位基因丰富度,PA =特有等位基因,M = Garza-Williamson指数,s =分离位点,π =核苷酸多样性,Hd =单倍型多样性,H =单倍型数量,PM =特有突变。Trend为基于均值比较的显著性,表明从历史到现代群体的变化趋势。
在MD群体中观察到精细尺度群体结构,但在HD群中没有观察到。对MD群体的层次结构分析得到了四个层次的结构:大陆(K=2)、次大陆(K=4)、地区(K=6)和地方(K=11) (图2)。
图2、基于9个SSR的群体结构分析确定的现代MD狮子的4个层次。
图3、在历史和现代群体狮子样本中根据9个SSR位点的主坐标分析(PCoA)结果。
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了4个主要分支:南方、混合、东方和西方。
图4、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。
研究结论
1)本研究通过对nDNA SSR和mtDNA的比较,发现现代样本中存在大量的基因流动,并有证据表明,最近可能由于栖息地的碎片化,导致局部亚群被隔离及遗传多样性的丧失。
2)尽管现代狮子呈现出精细的种群结构,但历史上的种群缺乏任何明显的结构,这表明仅在一个世纪前,狮子还只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。这一结果得到了结构分析和PCoA的支持。现代群体聚集成四个次大陆群体,这即使在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历史群体中也找不到。
3)历史和现代mtDNA显示出与核数据截然不同的模式。尽管基于SSR的多样性显著下降,但mtDNA多样性一直保持不变。线粒体基因是母系遗传的,非洲各亚群之间很少或没有雌性介导的基因流动。而雄狮则相对分散。因此,雌性狮子决定mtDNA的群体结构,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mtDNA多样性不变。
4)基于科学的管理有助于减轻nDNA多样性的丧失和mtDNA多样性的持续保护。需要恢复和保护自然野生动物走廊,增加狮子亚群之间的基因流动,减少栖息地碎片化的影响。
往期精选文章:
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相关文章
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连登Int J Mol Sci杂志(IF = 4.183);
关于天昊
创新基因科技,成就科学梦想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
前往“发现”-“看一看”浏览“朋友在看”